才子书屋

第32章 家访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才子书屋】地址:www.tsix.net

晚上写作业时,金海仍是排斥着赵小禹。

赵小禹坐在炕桌前,金海则搬了只高凳子坐在炕棱前,把水泥炕棱当成桌子,这样就需要同时点两支蜡烛。

孙桂香正要发火,赵大顺止住了她:“没事没事,不就是多费一根蜡吗?”

睡下后,金海刻意和赵小禹分开一段距离,但他迟迟睡不着,翻来覆去,被子呼呼地扇着风。

同样睡不着的还有赵天尧,他中途起来两次,去听儿子的房。

第一次没什么动静,他以为两人总算消停了。

到了半夜,又去听了一次,搞得比昨晚都激烈,都能听到炕板的咚咚声,不知是怎么弄出来的。

他在心里长叹一声:“完了完了,这事还能天天做吗?顶饭吃啊!”

但当他第二天起来时,见孙桂香在外屋擀着面,炉膛里的火烧得正红,锅里煮着黄灿灿的肉臊子,香气在屋里弥漫,他却又是另一种想法,还得是有个女人啊!

不怕笑话地说,赵家几乎不吃面条,嫌麻烦,远不如烙一张锅盖大的干烙饼省事。

当地有句俗语,条子省,疙瘩费,要吃烙饼须卖地。

意思是说,面食里面,面条是最省面的,小小一碗面,做出的面条就够一家人吃;烙饼是最费面的,至少每人要吃一碗面的烙饼。

但赵家宁愿吃最费面,又干涩难咽的烙饼,也不愿吃最省面,又爽滑可口的面条,只因太麻烦,费时又费力,和面、醒面、擀面、切条、下水煮,还得准备臊子。

这就是女人的智慧和耐力,她们总是能用最少的成本,创造最优质的生活,悄无声息,润物细无声。

赵天尧进了东房,赵大顺还在呼呼大睡。

“起吧,都起来了,就差你一个了!”赵天尧喊道。

赵大顺嘟囔了两句,拉起被子蒙住了头,继续呼呼大睡。

日子照旧。

赵小禹听说,武家的五女子武玉凤退学了。

写诗事件的第二天,她就退学了。

过了几天,高老师要去赵小禹家家访,赵小禹自然欢迎。

真是难为了这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,当天放学,她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,横梁上驮着金海,后座上驮着赵小禹,沿着建团渠的渠坝颠簸了十来里,到了新建队。

正赶上吃饭,高老师倒也不扭捏,大大方方地脱鞋上炕,坐在炕桌边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救命!刚穿越就抢了男主! 玄学祖师归来竟是废柴千金! 重返15,励志成为满级美女学霸 重生之我为秦始皇正名 辉煌都市 出狱才发现,徒儿们全是无敌大佬 四合院:开局八级钳工,众禽破防